笔趣阁 > 汉魏文魁 > 第二十三章、军国重器

第二十三章、军国重器

笔趣阁 www.biqugex.org,最快更新汉魏文魁 !

    连弩的最后完成是在延康四月。诸葛孔明先密奏天子,于是天子乃召重臣荀公达、是宏辅、贾文和、曹子孝、夏侯元让等,聚会宫中,以试校之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若真有效,实为军国重器,绝不可轻泄于外,故而参与的人并不算多,且外有禁军围绕,别说苍蝇了,连阉宦都闯不进来。设置好了标靶之后,诸葛亮就运进两乘车来,先解开其中一乘的遮盖,由两名禁军把连弩扛了下来。

    是宏辅仔细一瞧,只见外形与年初所见大同小异,只是其下安轮,其后有柄,真的做成了弩车模样。但比起当日的连弩来,弩身、弩臂都长了不少,只听孔明介绍:“弩长四尺二寸,臂开四尺八寸,连车重二百二十斤,力五石八斗。”

    随即朝侍立在旁的马钧点了点头,马德衡会意,先朝天子深深一揖,随即疾趋过去,从马车上又扛下一具弩匣来,“咔嚓”一声安在弩车之上,听声音,貌似有金属关窍咬合。

    是宏辅定睛一瞧,不禁大惊——敢情这回弩匣不是长方体了,而竟然是圆柱体!弩车上安上这么一具圆柱体的弩匣,这简直、简直就象加特林了嘛!

    就见马钧安装好弩匣之后,便即推起弩车,晃晃悠悠地来到标靶之前,距离四十步之遥。在场之人都比马钧块头要大,诸葛孔明身高八尺且不论,就算与马钧个头相侔的天子(不足七尺),肩宽都是那孩子的两倍,目测马钧也就两百斤出头的分量(搁两千年后须打对折还多,也就一百斤),而且小胳膊小腿的,连他都能推动这具跟体重差不多的弩车,那普通士卒必然皆能推送啊。

    ——其实这目测还有点儿误差,马德衡虽然个子不高,胳膊腿儿都细,却还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纯书生。因为他熟悉工匠之事啊,就算抡不动铁匠的大锤,起码耍得动木匠的大锯哪。真要是性命相搏,他必然不是天子和曹子孝等将领的对手。也肯定打不过上过阵的贾文和、是宏辅,因为个头之差,恐亦难敌孔明也,但若跟年近六旬的荀公达相比,则必然稳占上风。

    马钧推车推得歪歪扭扭的。但众人眼力都准,可以瞧得出来,那不是小孩子力气不够,而是他缺乏推车的经验,平衡性保持得不是很好。独轮车好训练哪,找些中等资质的兵卒,有个三五天也就练出来了,无论平原、山地,皆可推行如飞。

    且说马钧把弩车推到标靶前四十步外放下,随即转头瞧了瞧孔明。但见孔明摇头示意,于是一咬牙关,再度提起车把,后拖到了四十五步左右。安稳了弩车之后,马德衡微微躬身,把脸凑到了圆柱体弹匣尾部。诸葛亮随即介绍说:“弩长一尺四寸,木杆铁簇,以纸为羽,敷之以蜡,可避潮湿……”

    曹子孝提出异议:“以纸代羽。古所无也,可用否?”诸葛亮先点一点头,随即又摇头:“其稳自不如羽也,然匣中置矢二十。可连射也,若更以羽,不便运行。”纸尾箭肯定没有羽尾箭好用啦,但比起无羽之矢,稳定性终究还是要强一些的,最主要形状规整。方便置入弩匣。

    接着继续介绍:“弩上置匣,遮蔽望山,难以取准,然今易以圆匣,首尾不闭,乃可从置矢之孔窍中取准,便也。”随即望向天子,天子颔首:“可。”于是诸葛亮一声令下,马钧便即摇动弩侧的手柄,反复上弦、驰弦,顷刻之间,二十矢连续激发。

    是宏辅微阖双目,仅以耳所听闻之发声来判断,嗯,射速跟初号机差不太多,也是一秒钟一发。

    有那守靶的禁军随即疾奔过来,跪地禀报:“二十矢中十三矢,靶皆洞穿。”诸葛亮有点尴尬地微微一笑:“德衡不善射也……”那意思,我叫马钧来试射,只是想让你们看到就连这么半大孩子都能驱动连弩,使用是如此的方便,而至于准头……马钧是真不会瞄准——“亮自试之,四十五步可十中其八。”

    就说话这功夫,马钧取下射空的弩匣,从车上又搬过一具弩匣来,安装在弩车上——看起来,这弩匣分量倒是不轻,少说有三十来斤。是宏辅还以为他要拉车后退,再试更远距离的目标呢,谁想他突然扳动机括,弩车上半部分竟然转了三十度角,瞄向了远方另一具标靶……

    啊呦,会旋转唉,这个好!

    又再二十矢连续发出,中者七矢。诸葛亮介绍说:“弩可旋转,乃至左右取平(可以转一百八十度角),此发约五十步,亮试之,中可十之六七也。”

    夏侯元让观之大喜,不禁一撸衣袖,迈前一步:“我来试之!”话出口才自觉失礼,赶紧躬身朝天子致歉。天子倒也不以为仵,微笑点头:“元让可试。”

    眼瞧着夏侯元让跑过去跟马钧对了几句话,却突然眉头一皱,微露怒色。诸葛亮明白出了什么事儿了,赶紧对天子说:“德衡不善言辞,亮请往。”天子允准,于是诸葛亮赶紧小跑过去,斥退马钧,跟夏侯元让连说带比划了少顷。随即夏侯元让拖起弩车来,轻轻松松、稳稳当当地后退了十五步,距离标靶在六十步开外。诸葛亮给他换上弩匣,他便即半蹲下来,闭起一目来取准……

    是宏辅突然想道:元让啊,说起来我还是你的恩人呢,若非有我穿越,料想你双目便不可能得完!

    且说夏侯元让于六十步外试射连弩,二十发里竟然连中十四发——比马钧在四十五步距离上还多一发。根据诸葛亮的介绍,连弩五十步内可破重甲,七十步内可破轻甲,有效射程约九十步,最远距离能够射到一百三十步开外,足以替代弓箭使用了——普通的踏张弩兵,射程大概也就如此而已罢了。

    当然啦,如此军国利器,成本可也不低。他把结构图献给天子,并向天子和重臣们详细介绍各部件的作用。比起年初的初号机来,不仅仅形质增大。弩臂加长,弩匣更换,改铁矢为纸羽矢,装上车轮。还可以左右旋转,并且诸葛亮和马钧反复研讨、试验以后,把原本的一套六枚铜齿轮,改成了一套八枚铁齿木轮,尽最大可能减轻了重量。

    如今的弩车可以简单分拆成三个部件。一是车,二是弩,三是匣,每样都在七十斤左右,稍微力大的士卒可以轻松肩扛。

    群臣见之皆喜,纷纷恭贺天子,得此重器,必可殄灭蜀贼,平定天下矣。倒是天子还故作沉稳,并且心思也较缜密。转过头去远远望了一眼,便问诸葛亮:“孔明尚有一车,所置者何?”

    你不是运了两车新兵器过来吗?一车上面是连弩,另一车上面又是何物?诸葛亮赶紧下令掀开幕布,就见那车上也是一具连弩,但是没有轮子,而且形质比前一具又大了整整一圈。

    诸葛亮介绍说:“此连弩身长五尺九寸,臂开七尺,连弩匣共重三百一十斤,力十石。九十步内可破重甲,远射可达二百二十步。”

    我靠,射程可达三百多米,了不起啊。是宏辅便问了:“得非用以城守乎?”这么沉重的玩意儿。就算安上轮子,也不容易轻松推动,一定是用来固定防守的吧?

    诸葛亮先是点头,继之又摇头:“可用以城守也,然亮以为,尚可置以楼船之上……”我在楼船上安装这么一两具重弩车。那纵横江河湖海,还有人能够抵御吗?

    天子闻言,也点一点头,随即同样摇头:“所费必巨,所得不侔……”目前没有几座关隘需要重兵把守,这玩意儿未必能派得上用场啊,至于水师——我的水师本来就已经无敌啦,你以为就刘备在沔水和长江上游往来的那些小船,真能跟我的水师相提并论吗?

    众皆颔首,只有是宏辅有些不以为然。蜀地本不以水战见长,但不见得就完全不能够制造大船啊。在原本的历史上,晋将王濬就曾在成都建造巨大楼船,顺江而下,以伐东吴。吴将陶濬以为蜀地不可能有大船,乃向孙晧请命,率军前往抵御,结果一见着晋船,当场就吓傻了……士卒因而星散,东吴政权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可就目前的情报,刘备确实还并没有建造大船的迹象,是宏辅没有什么必要犯颜直谏天子,只是建议说:“若东海水师得置此弩,以向交、广,攒射岸上,敌必远遁,乃可轻松登岸也。”

    其实他这临时编造出来的理由也并不是很靠谱,海船普遍庞大,若非港口,是不可能冲近岸边的,重弩射程才三百来米,还真不够覆盖滩头阵地。然而是宏辅在海战方面是二把刀,天子与群臣则更是完全没有海战的经验,仅以长江水战来考量——嗯,所言貌似有理。

    于是天子最终决定,拨给诸葛亮一笔款子,让他尽快起造一所秘密的兵工厂,专门制造连弩。小型连弩,根据需要先造个一二百具,至于大型连弩,只造六具即可,一船二具,可以武装三条海船。随即天子便问孔明:“今制之弩,可得名否?”

    诸葛亮说我还没有起名字,还请陛下赐名。天子想了一想,张开双臂,豪气顿生:“其发如霹雳,震耀阴阳,乃可名为‘震电’;置之船首,如狂风而席卷顽敌,乃可名为‘烈风’!”

    话音才落,就听身边是宏辅“噗”的一声。天子闻声不怿,皱眉问道:“朕所名有何可笑?”是宏辅赶紧鞠躬谢罪:“臣适噎呕(呛着了),非敢不敬于陛下也。”

    天子盯着他的眼睛瞧了半天,似乎并无破绽,也便将此事抛诸脑后了,再转过来面对孔明:“爱卿殚精竭虑,为朕造此重器,机巧无方,夺天造化,建此奇功,朕必有重赐也。”诸葛亮赶紧躬身辞谢:“臣不敢独居其功,此多得属吏马钧之力也。”

    天子乃问:“马钧何在?”诸葛亮朝身后一指,说那个就是马钧。天子闻言倒不禁一愣啊,心说我还以为是你特意找来的半大孩子,为了展示连弩常人亦可施用的……嗯,倒是二百石吏的服色,然而如此年轻稚嫩,真能够帮得上孔明你的忙吗?“传来见朕。”

    因为是秘密演示新武器,四周警卫密布,就连阉宦都不可入,所以天子身边卫护、服侍的只有几名禁军将吏。当下一将躬身受命,就匆匆跑过去召唤马钧。马德衡微末小吏,没想到竟然还有机会觐见天子,差点儿给吓傻了,好在尚存一丝理智,赶紧撩起袍服,疾趋而前,到了天子和群臣面前,距离六七步便伏拜在地。

    他根本说不出话来,干脆打消了开言的念头。天子瞟了他一眼,便即询问:“卿即马钧?”马钧赶紧回答:“臣、臣、臣……”臣了半天,再说不出第二个字来。天子又是好气,又是好笑:“朕止召一马钧耳,今来者,有臣几何?”

    是宏辅在旁边脑补:“‘凤兮凤兮’,故是一凤。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