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明朝大丈夫 > 第四百二十一章 出征

第四百二十一章 出征

笔趣阁 www.biqugex.org,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 !

    待胡太医走后,李景看了看诸臣道:“袁先生最大的憾事是未能亲眼见到我荡平东虏,为了弥补先生的憾事,我已命曹文诏即日向东虏开战。虽说眼下作战对士兵们来说困难了点儿,不过只需后勤跟得上,拿下东虏也算不上太大的难事。

    现在我再说说徐先生的憾事,年前徐先生于病中跟我说要编撰《崇祯字典》,并推荐孔贞运来做这个主编。

    孔贞运,年前的任命你已经接到了吧,不知这两个月来你准备的如何?”

    孔贞运闻听急忙上前道:“启禀国公,下官已经组织人手着手收集历代的字书,并且开始进行甄别字书中的谬误,只是现在有两大难处,一是人手不足,二是财力不足。”

    李景轻轻点了点头,转头对沈正道:“陈大虎不日会解进京二百万两税银,你拨二十万两交予孔大人。”

    沈正点头道:“我先从大明银行拆借二十万两银子交给孔大人使用,等税银到京我再补上。”

    李景微微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孔贞运听了急忙说道:“多谢国公爷。”

    李景摆摆手:“二十万两银子你先用着,不够时再给我说,至于人手的问题,我已想好了,只是这段时间忙着忘记调人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景看了看孔贞运,忽然说道:“你跟复社的人认识吧?给张溥和陈子龙等人写封信,让他们带一批士子进京助你编撰字书。”

    孔贞运忙道:“下官跟复社之人并无交集。”

    李景深深看了孔贞运一眼,摆摆手道:“我没说你跟他们有交集,你不必在意。你只要能把字书编撰出来,达成徐先生的心愿,别的事情都无需担心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李景接道:“你若请不来复社的人,我让陈大虎安排人请他们来。”

    孔贞运闻听吓了一跳,忙道:“下官虽跟复社的人没有多少交集,不过跟张溥也算旧识,不劳国公费心,下官马上给张溥写信。”

    李景点点头:“唐时韩愈曾说,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。望你能把这件惠及后人的大事做好。”

    孔贞运忙道:“国公放心,下官必不辱使命。”

    李景摆摆手道:“如此最好,我累了,你们下去帮徐骥操持去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急忙起身道:“下官告退。”

    说完众人给朱由检和李景施了一礼,疾步出了厅堂。

    沈正走了两步,突然停下来,看了看杨柳风,杨柳风见了轻轻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沈正叹息了一声,转身出了房间。

    到了门外,杨柳风拉住沈正低声说道:“沈大人可是认为大帅命曹文诏现在对东虏用兵操之过急?”

    沈正点了点头,叹了口气道:“是啊,上个月归化府连降大雪,为征讨东虏准备的粮草大多调往归化,现今平阳府的粮草刚刚起运,此时发兵,我担心粮草接济不上。”

    杨柳风听了叹了口气道:“此时不是谏言之时,大帅感怀先生去世,已然失了方寸,等过两天大帅的心情平复一些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沈正摇摇头道:“我就怕曹文诏接了大帅的军令马上起兵,一旦起兵,我这边粮草却跟不上,说什么都晚了。”

    杨柳风点点头,扭头看了看身后的房间,忽然降低声音说道:“以下官之见,大人应该马上派人通知曹文诏,把大人的难处说于他知道。最好让他马上进京当面想大帅请示,如此一来,便可拖延一些时日。”

    沈正叹了口气道:“就怕曹文诏不敢违抗大帅的军令,立时就要起兵。”

    杨柳风微微点了点头,过了一会儿忽道:“曹文诏不会马上起兵,先前小五说大帅命令全军挂孝,曹文诏大军五万余人,准备孝衣也需数日,有这个时间,让他回一趟京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沈正闻言忙道:“那我马上给曹文诏写信。”

    山海关总兵府。

    曹文诏看着手中的两封信眉头紧皱。

    这两封信一封是李景派人送来的,一封是沈正派人送来的,前后间隔不到半个时辰,内容却截然相反。

    李景的信中告诉他,袁可立和徐光启先后去世,让他的部队全军挂孝,即刻起兵攻打东虏。

    而沈正的信中则说由于归化府一场大雪,大同和宣府储备的粮草已调往归化府,平阳府那边的粮草刚刚起运,如果现在出兵,粮草可能会接济不上。

    另外沈正还告诉曹文诏,李景当时心伤恩师去世,命他出兵,是想了却恩师的心愿,但是李景当时方寸已乱,忘了原先储备的粮草已经调往归化。

    沈正希望曹文诏能暂缓出兵,最好能进京跟李景当面谈一下,说清现在的情况,或者是等李景清醒过后再说。

    曹文诏看完这两封信,顿时陷入两难。

    曹文诏十分清楚沈正说的是对的,大军出征不是儿戏,一旦粮草接济不上,会出大麻烦的,这不是几千人吃不上饭,而是几万十几万的部队。

    如果只有几千人,就算没有粮草曹文诏都敢出兵,由于人少,曹文诏完全可以因粮于敌,在敌人的境内解决几千人吃饭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可是要想在敌境解决十几万大军吃饭就不那么容易了,在没打下盛京之前,曹文诏不可能把部队散出去到处抢粮,那就不是出征了,而是出去抢劫。

    可是李景的命令曹文诏又不想或者说不敢违抗,自打曹文诏投靠了李景之后,李景对他有多么器重曹文诏心里是最清楚的。现在李景感怀恩师之情,让他出兵解恩师之憾,这个时候曹文诏违抗李景的命令,哪怕是李景一时糊涂下得命令,这让曹文诏以后如何面对李景?

    琢磨了一会儿,曹文诏对亲兵道:“传令全军,袁先生和徐先生去世,大帅命全军挂孝,你马上通知部队取下各色军旗,换上白旗,同时传令各部去红穿孝。

    另外,派人把这个消息传到锦州和松山,命陈将军所部以及祖大寿和吴三桂所部一体照行,再派人到大同和归化通知变蛟和马科,马上挂孝。还有,让军需官马上来见我。”

    那亲兵领命,急忙派人传令。

    少顷,军需官匆匆赶来。

    摆手止住军需官行礼,曹文诏正色问道:“现在山海关还有多少存粮?”

    那军需官闻听吓了一跳,以为曹文诏要查他私下贪墨军粮,正迟疑间,曹文诏喝道:“想什么呢?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私底下做的手脚,现在我没工夫追究你们做的那些破事儿,马上把存粮的数额报给我知晓。”

    那军需官搽了下额头上的汗水,战战兢兢地回道:“启禀将军,山海关还有存粮四千石,啊,不对,是四千五百石。”

    曹文诏瞪了那军需官一眼,冷哼了一声:“算你聪明,松锦那边有多少存粮?”

    那军需官忙道:“锦州方面上次调拨了三万石粮食,松山调了两万石粮食,不过现在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,估计这两处加一起已经不到一万石粮食了。不过坚持到下个月的月初是没有问题的,而等到月初,后勤部也该送粮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曹文诏闻听默默叹了口气,曹文诏询问军粮的目的是想知道军中存粮可以支持多久,如果能坚持半个月以上,曹文诏就准备遵从李景的命令攻打东虏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军中存粮连十天都不到,曹文诏是万万不敢冒这个险的。因为随着大军开拔,粮食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,而且随着战线拉长,补给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。

    近二十万大军出征,曹文诏焉能不慎重。

    曹文诏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,摆手示意军需官退下。在军需官快要出门时,曹文诏忽道:“咱家大帅的性格你们是知道的,他最恨的就是贪墨,尤其是贪墨军资,虽然你们的动作很小,但是只要被大帅知道,必然砍头无疑,为了百十来两银子把命送掉殊为不智,你们是沈大人的部属,我希望你们不要给沈大人丢脸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将军开恩,卑职回去之后便把截留的粮食归公。”那军需官忙道。

    曹文诏摆摆手,不再去理会那军需官。

    说实话,曹文诏是很想把军需官直接拿下的,不过李景在扩军之后把部队分成了三部分,第一部分是主战部队,也就是正兵,归各大军区的军事主官管辖。第二部分是补充部队,是辅兵,归大都督府管辖。第三部分是后勤部队,由正兵和辅兵混合组成,由后勤部管辖。

    后勤部根据军区人数,定期定量的给军区进行物资补给,一般来说是一个月补给一次,也就是说,主战部队在没有后勤部支持的状态下,只能坚持一个月。

    而后勤部的物资,像粮食,军服等日常物资由地方提供,武器装备由总装备部提供,后勤部只起接受和转运以及分发的作用。

    这一来,主战部队,后勤部,装备部,地方官府,层层牵制,相互制衡,任何一家都无法独大。李景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为了防止军事将领图谋不轨。如果有人要造反,后勤部马上掐断他的后勤来源,同时大都督府掌握了补充部队,有充足的兵力镇压叛乱。